|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电影:《使徒行者》
监制:文伟鸿
监制:关皓月
监制: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佘诗曼/许绍雄/
类型:剧情/动作/犯罪
上映:2016-08-11(美国大陆/台湾)
评分:6.9分
在现在IP大行其道,鲜肉遍地横行的国内乐坛,一部影片想要快速地吸睛吸金,得向四个标配看齐:IP、明星、反转、基腐。IP奠定受众基础,明星吸引粉丝注,反转提供剧情惊喜(或惊吓),基腐担当话题噱头。
由此,只要有这几样当头菜,再烂的一盘大杂烩也熬成金汤银汤,赚得盘满钵满,这就是现今影坛最鲜活的致富经。时下豆瓣评分4.9的《舞刀吹箫之**笔记》6天7亿的票房事实,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这也给正义无反顾地肆虐IP洪流的资本又一颗黄色小药丸:IP是棵摇钱树,只要回来卖,有钱才能上。
新近上映的这部电影——《使徒行者》,对国内影坛的脉象倒是摸得挺准,以上几样当头菜样样不缺。
本片翻拍自近年来TVB里程碑式的同名电影,剧版豆瓣评分8.1分。有经典的谍战、卧底桥段,加上佘诗曼和林峰、苗侨伟等几个电影好戏之人,于是有了超高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量,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也算是名副据说的大IP。
演员“星光”上,电影版不仅原剧的佘诗曼和许绍雄之外,搭配出一个全新的豪华卡司阵容,张家辉、古天乐和吴镇宇,两个影帝一个黑古,香港警匪片的高配,外加国内艺人李光洁、张慧雯等演员的惊喜现身,这样的组合至少在长相和演技两项上可以拿75分。一些颜控的迷妹们,上映前就早已对着预告片起初芳心暗涌了。
剧情上,也确实如宣发所言,一波又波的高能反转,让不少影迷直呼过瘾。
至于基腐情节,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不好评价。但从“相爱相杀”的父子情中品出了激情四射的观众不在少数。在宣发之后,张古的cp组合也确实赚足了眼球和话题。
这种来分析,《使徒行者》的吸金能力需要不俗。果不其然,上映4天销量达到2.2亿,单日排片量和销量成绩连续4天均居同期首位,票房战绩不俗。
虽然,相比收视成绩,其口碑却不尽如人意,目前豆瓣评分6.9。相比近十年的TVB的其它改编新作(如《冲上云霄》、《十月初五的月光》等),已是中上水平了。但是面对好于43%的犯罪片,好于56%的动作片的口碑成绩,实在没法算是勉强及格。
IP强大、阵容豪华、演技在线,剧情刺激,为什么回来的作品仍这么差强人意,反响平平?先来听听网友们如何说:
依我之见,问题仍在结局上。对于商业影片而言,故事为王,其他一切均是锦上添花的陪衬。如果不能讲出一个令人信服、引人入胜的好故事,那再好的包装也没法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入不了精神与物质双攀升的人民群众的法眼。所以综合看来,6.9分的评分,算是公允,电影版的《使徒行者》距离好片仍有一定的距离。
----下面,我们来具体聊一聊。有剧透,慎入哦----
影片采取“双雄”的设定方式,但是这“双雄”的推进过程一路漫漫。故事开端,以电视剧中佘诗曼主演的丁小嘉为线索,引出黑古饰演的邵志朗,也就是少爷——卧底BJ。
然而,从赌场相认、酒店遇袭到逼迫对质、阿丁遇难,再到接头Qsir、挟往巴西,黑古饰演的卧底一直是书迷心中公认的男主,不只是是由于他卧底的身份自带正义的光环,而是自此所有的线索都以他的行动为核心一一展开。
直到在巴西足球场,辉仔饰演的阿蓝识出少爷的卧底身份,并用枪声发出摩斯密码传给Qsir——他才是真正的BJ。至此,剧情出现根本反转。一个回放镜头、一个旋转镜头和几个闪回镜头,立即将黑古的男主身份打回演员,而辉仔华丽变身,成为电影后半段的行动元——新晋男主。
而当阿蓝遭遇追杀,来到妹记餐馆,要找少爷来个巅峰对决时,影片情感又出现反转。一颗空弹和一个八音盒的假炸弹让他两重归于好,至此“双雄”形象显露疲态。最后面对杀手,两人相视一笑,一人摔酒瓶一人扯桌布的升格镜头出现时,同仇敌忾共御强敌的“双雄”形象最终得以完全确立。
然而因为演员和编剧忙于制造诸多结局、情感反转,以期制造烧脑刺激的观影氛围,而忽略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导致人物缺少鲜活的可以共情的心里世界,无法作为读者交付情感的对象,最终弱化影片的心态感染力。
影片里的这些互相依偎,彼此纠缠的“双雄”模式,既不像早年《喋血双雄》里的猫鼠游戏,从强势敌对到惺惺相惜,精巧有趣,又不如早前的《无间道》、《毒战》里的枪火无情,从头至尾的互不认同、猜忌残杀,悲情冷酷,它更像是偶有失和的小夫小妻在k歌比赛,你方唱罢我登台,并最后重归于好,携手御敌,温情而幸福。
这是一个明显的伪“双雄”模式,双雄之间缺乏紧张激烈的对抗,因对抗的缺少,而难以塑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始终如一的父子情谊,最终击败嫉妒、猜忌以及欺骗带来的愤怒,将“双雄”紧紧绑在一起,最终合二为一,共同御敌,至此“双雄”形象消失,正因极其,两位主角的人物塑造单薄扁平。
另外,还有一些情节逻辑上的问题:
影片不仅最关键的好坏卧底的反转缺乏足够的逻辑与细节的伏笔以外,阿丁和欢喜哥的角色安排也着实让人难堪。总结为两句话:阿丁引出Qsir的死,欢喜收拾大boss。然而,仔细一想逻辑确实牵强。阿丁和欢喜哥作电视剧中的关键性人物,编电影着试图尊重IP,将二人安插进电影中,也无可厚非。但是阿丁假死被救期间,被Qsir安排在警方的秘密据点,而在后半段却毫无预兆地遭到凶手们的疯狂追捕。为什么会追杀阿丁呢?她完全构不成董先生因交易败露而泄愤的对象啊。他们是怎样找到秘密据点的呢?是追踪欢喜哥的行踪摸查到的么,如果是,那欢喜哥卧底的身份早就曝光,怎会有下面潇洒的收拾大boss的戏码呢?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情节必须。“哎呀,不好,故事要开始收尾了香港电影假少爷,阿丁和Qsir怎么办呢,这边阿蓝和二爷的姐妹情正你侬我侬,分不开啊,怎样让人们回到惩恶扬善的主线上来呢,嗯,对,我们也有杀手,那就派杀手追杀她们好了。”“哦,对了,我想说的‘人在做天在看’还没被讲起来呢。”额,一不小心猜透了编剧内心的小九九香港电影假少爷,罪过罪过。
而欢喜哥收拾最终boss董先生更是让人下降眼镜。巴西部分火爆刺激的枪战戏和试图反转的卧底戏,将情节推上高潮,本以为回港后,会有更精彩更紧凑更宏大的高潮等着小编,然而,终究是小编想很多。相爱相杀的张古CP沉浸在纷繁复杂的兄弟情谊之中不可自拔,情节推动明显下降。而当二人在办公室针锋相对,各为他人安排出局之路时,我肾上腺素下降,终于要等来“双雄”巅峰对决了。然后,就真的没有后来,少爷莫名其妙地抛弃了偷窃毒品的计划,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妹记火锅吃面。这与办公室里公开指责阿蓝的愤恨、狠劲儿判若双方。而所谓的“双雄”对决,也是由一颗空弹和一个八音盒的假炸弹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搞定。好了,心灰意冷之余,仍在想,即便没有了王牌对王牌,那一人总该回到主线上来,代表正义惩恶扬善,亲办大boss董先生吧。没错,你又猜对了,真的并没有。而是继续重返副线(虽然是主线)上来——强化兄弟情谊,派来了巴西队员,来证明他两情比金坚,做兄弟,在心里。在此,我实在忍不住为这些被批腐眼看人基的读者们说句公道话:两位男主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罔顾自己的身份与责任,置征恶扬善、捍卫法治的大义于不顾,对主线情节的推动相当的不上心、不积极、不主动,以至于最终的boss还必须欢喜哥出面解决(欢喜哥才是真正的男主?)。所以啊,他们此番解读也非空穴来风。此外,为了给男主们腾出足够的戏份共叙友情,主线情节上的严打罪犯活动,破获诈骗诉讼均以背景台词带出,大boss也被干净利落地收拾妥当,坚决不多占用主角们的一分1秒。如此和谐的画面,大概就是演员和编剧想要见到的吧。
然而,《使徒行者》不论在结局、视听还是演技上均可达及格水平。剧中的暴力、警匪、卧底等经典的电影元素,使之多少具有港片的底蕴。
然而,其体现出的兄弟之情远不如《英雄本色》豪气干云,荡气回肠;卧底之思更是与《无间道》的无间轮回、永身受苦差之千里。对于一部打着IP大旗进国内院线圈钱的商业之作,这种非常显然是一种指责,然而,我也是想提醒你们,真正的香港影片是个哪个模样。